游客:
注册
|
登录
|
统计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rue Forum
»
A6. 桥梁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间支组合梁进行塑形设计吗
muyilaoyang
积分
15
帖子
18
#1
2017-7-15 10:56
最近在做一个国外项目咨询,外方使用的是aashto规范,简支槽型钢混组合梁,美国规范强度状态下使用的是塑性抗力。想请教下各位大神,简支梁不能进行弯矩重分布,进入塑性之后,位移很大,且不能恢复,为什么还能进行塑性设计。
clivecen
积分
395
帖子
170
#2
2017-7-16 15:54
类比一下,美国规范强度状态,相当于D62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国规范也不要求复核位移...这个状态下,其实保证不倒塌是根本要求。
其实中国规范有些地方比较保守,特别是材料性能方面。估计是对自己的施工质量、材料质量不放心;另外也对超载车辆无法控制的一点点性能保护吧。
CGGCENGINEER
积分
303
帖子
163
#3
2017-7-20 19:20
塑性设计与塑性铰有区别,即使是简支梁,应力计算时也允许截面进入塑性状态,截面应力一部分而不是边缘达到屈服极限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rue Forum
A. 专业栏区
> A1. 索膜
> A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 A3. 空间结构
> A4. 多高层钢结构
> A5. 厂房
> A6. 桥梁
> A7. 塔桅、容器、船舶及海洋钢结构
> A8. 幕墙
> A9.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
B. 专题栏区
> B1. 连接与节点
> B2. 防火与防腐防雷
> B3. 稳定与疲劳
> B4. 非线性与预应力
> B5. 试验、检测与鉴定
> B6. 改造与加固
> B7. 焊接
> B8. 工程抗风
> B9. 工程抗震
C. 综合栏区
> C1. 综合讨论
> C2. 钢结构入门
> C3. 概念与构造
> C4. 结构施工图审查
> C5. 事故分析
> C6. 海外通
> C7. 非常建筑
> C8. 基础理论
> C9. 注册考试
> C0. 考研与留学
D. 大结构
> D1. 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
> D2. 混凝土结构
> D3. 高层混凝土结构
> D4. 特种混凝土结构
> D5. 异形梁柱
> D6. 水工
> D7. 地下工程
> D8. 砌体结构
E. 专业资料、钢结构业界
> E2. 规范、图集、常用数据
> E4. 结构人物
> E5. 施工、监理与造价
> E6. 经济与管理
> E8. 供求信息
G. 软件
> G1. SAP2000
> 弹塑性分析
> G2. MIDAS
> G3. ANSYS
> G5. ABAQUS、DIANA、ADINA及IDARC
> G6. 3D3S
> G7. PKPM & YJK
> G8. AutoCad
> BIM
> G9. 详图设计
> G0. 其它结构软件
> Ga. 软件开发
X. 站务及其他
> X3. 站务专栏
沪ICP备020910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