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统计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
C9. 注册考试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668
1/23
1
2
3
4
5
6
7
8
9
10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交通版“一注历年考题精解与疑难解析”的讨论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1
2009-6-6 10:37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校对仓促,出现了一些差错之处,请各位谅解。
现将我编写的前三章的勘误贴出,见附件。
附件
:
一注书的勘误(前三章).doc
(2009-6-6 10:37, 102.5 K)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98
2009年7月6日汇总各位的指正之后整理的勘误,见下面的附件。
附件
:
一注书的勘误09.7.6.doc
(2009-7-6 17:02, 300 K)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10
2009年7月15日勘误更新,见附件(增加了7月6日以来各位指正的内容):
一注书的勘误09.7.15.doc ( 337 K)
下载次数 1366
george
修改于2009-09-01 07:52
zhangjianxin
积分
9
帖子
22
#2
2009-6-6 16:56
能不能前三章的电子版贡献出来了呢,那样的话,楼主就太伟大了。
windsea
积分
1150
帖子
607
#3
2009-6-7 23:26
建议楼主整合下其他章的勘误,为读者尽责的同时,同时也为自己明年的发行打下良好的信誉!
____
其他章节由rqma负责,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我会及时补充。george
george
修改于2009-06-08 07:39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4
2009-6-8 07:52
感谢各位的支持!欢迎就书中存在的纰漏提出意见。
“独自等待”朋友来信指出对P75题5的解答过程不理解。仔细考察后认为原解答有些问题。现给出其勘误:
beverage
积分
635
帖子
542
#5
2009-6-8 10:28
zhangjianxin wrote:
能不能前三章的电子版贡献出来了呢,那样的话,楼主就太伟大了。
别总是这样 我觉得这么说不好 毕竟写书的作者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劳动的 也是期待收获的
这样很不好啊
llj1974
积分
208
帖子
197
#6
2009-6-8 12:46
看来编书出书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活啊。
meain
积分
122
帖子
103
#7
2009-6-8 17:58
这书有2008年的真题么?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8
2009-6-10 08:21
to mexican
版主的书,page3,第5题,解答为A,同样这道题在周氐的书里page3,第5题,解答为c。
郁闷!
解答为A的,说是“一般结构”不考虑风载和竖向地震。
解答为C的,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书中已经明确,对“一般结构”的理解,依据的是陈富生《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总和应用手册》(第二版)。
我也知道,照抄一本已经出版的书就可避免此种状况,但是,那样做,就未免有些不负责任了。
大家有不同答案,不要紧,认真比较分析,看谁说的有道理。
另外,to 楼上:这本书中没有编入2008年考题。
llj1974
积分
208
帖子
197
#9
2009-6-10 09:48
george wrote: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校对仓促,出现了一些差错之处,请各位谅解。
现将我编写的前三章的勘误贴出,见附件。
我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封面说是09年最新版,但书中没有收集08年的考题,而且前言的落款日期好像还是08年4月份的,说明这本书原本打算08年出版,但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未果。这么长的校对时间,george还说仓促,恐怕说不过去吧。不过我看了一下题中的解答过程,还是做到了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尤其是其中的疑难解析总结得很好,是市面上一注考试复习资料中相当不错的精品。
llj1974
修改于2009-06-10 09:59
llj1974
积分
208
帖子
197
#10
2009-6-10 09:54
还有《昨天买了一本一注结构历年真题书:被骗了》这个话题因为说到此书的一些缺陷,也被版主禁了。版主的做法情有可原,不过就是显得太小气了吧。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11
2009-6-10 17:24
发帖人之所以被屏蔽,其原因可见whatislife 在下面地址的发帖
http://okok.org/forum/viewthread ... page%3D1&page=2
由于涉及人身攻击,所以屏蔽。
至于您所说的08年4月份,恐怕是您的误记,因为是10月底交的稿。
另外,实际上被屏蔽的是回帖人cjq,而不是您所说的那个帖子的楼主。您可以核实。
george
修改于2009-06-10 17:59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12
2009-6-11 14:42
感谢读者的热心相助,有两道题需要进行修正。
P108,第73题
由于H形截面的b/h=199/446=0.4<0.8,所以,对截面x轴属于a类,查表φx=0.776,最后结果为47.8N/mm2,故选择C。
P109,第75题
解答过程中,“槽钢”应为“H型钢”。
新浪博客启用:http://blog.sina.com.cn/u/1064942750
bluepan
积分
77
帖子
77
#13
2009-6-11 22:11
0 分
看到楼主这么有职业道德 打算买一本了
野猪满天飞
积分
294
帖子
231
#14
2009-6-12 12:27
0 分
哪里有得卖?当当网上有吗?
——————
工成网
http://www.buildbook.com.cn/book/B10080305.shtml
可以看到。george
george
修改于2009-06-12 14:22
captain_sjz
积分
176
帖子
141
#15
2009-6-12 14:18
0 分
快看到地基一章了,楼主应该把后面的勘误也发出来呀。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16
2009-6-13 17:49
感谢weadarn的指教,P12的23题应修改如下:
chz52500
积分
96
帖子
77
#17
2009-6-13 18:32
你后面的更正都集中到1楼了吗?最好集中了一起下载。
weadarn
积分
30
帖子
15
#18
2009-6-14 09:03
在该书p27,第56题,题干给出信息为二级抗震的角柱,而据《砼规》11.4.14条文规定: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那么柱子不存在非加密区,其体积配筋率最小应为1.193%,
选 A
weadarn
积分
30
帖子
15
#19
2009-6-14 10:15
在该书P28,第58题 题干给出的信息有底层柱下端截面,那么根据《抗规》6.2.3,应乘以弯矩增大系数1.25,相应答案为B
另外题干未给出是否为角柱,如为角柱,则根据《抗规》6.2.6应再乘以增大系数1.1
再次向george以及其他各位前辈请教,欢迎讨论。
fwd
积分
175
帖子
107
#20
2009-6-14 16:55
p96 第47题 感觉题中计算长度系数乘1.414 没道理 题中答案A 我个人认为是C
P103 第64题 本题构件槽钢属于单轴对称构件 绕对称轴按规范要求应按计及扭转效应的换算长细比代替 计算
另外 :我感觉钢规 p41 第4条对单角钢规定似乎和3.4.2 矛盾,斑竹对此如何理解呢?
p108 第73题 题中柱应该是H型钢截面( 不是槽钢)绕X轴属于a 类 结果47.4 选 C (题中D)
fwd
修改于2009-06-14 22:17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21
2009-6-15 09:34
TO weadarn
p27,第56题
对于一、二级角柱,依据GB50010-2002的11.4.14条,的确应为全高加密箍筋。选择A是正确的。
P28,第58题
题干中,“负弯矩设计值”的“负”是多出来的一个字,应删去。
依据GB50010-2002的11.4.3条,组合后的设计值还应乘以1.15,最后结果为242.3,选择B。
TO fwd
p96 第47题
经查,原解答的确有误,当时我可能看做2-8杆了。
应该不乘1.414,最后结果为61.2,应选择C。
P103 第64题
该题严格按照规范条文,的确应考虑采用换算长细比。但是,槽钢绕对称轴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十分复杂,仅仅依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无法完成。
故最终解答未考虑换算长细比。
另外,由于截面强轴通常记作x轴,而规范在计算换算长细比时将对称轴记作y轴,这样,对于槽钢而言就有些混乱。
读者从解题中大概也感觉得到。
关于换算长细比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发展趋势,他比直接取强度折减概念更明确。陈绍蕃先生在“钢结构规范实施35周年学术交流会”中,亦指出强度折减系数概念不清的问题。
p108 第73题
用word编辑文件时,有时为了省事,用复制黏贴较多,造成了一些问题。该题计算结果应为47.8,正确答案为C。在本主题的12楼已经指出。
感谢 weadarn 和 fwd 的指教!
george
修改于2009-06-15 10:21
fwd
积分
175
帖子
107
#22
2009-6-15 22:28
p123 第103题 题中假如按C类截面 结果 应该选D 那就可能出现两种答案了,不知道出题人的意图(这道题斑竹分析的过程很透彻)
p116 第89题 感觉题中有句话值得商量“通常,天窗钢架屋面水平支撑中点与檩条有连接,故钢架斜梁的平面外计算长度按俩个檩距考虑”好像 不符合常规设计 ,一般屋面水平支撑就是带张紧装置的交叉圆钢,不和檩条相连, 我认为按轻钢(门钢)常规考虑 每隔一个檩条设置隅撑 所以按俩个檩条间距考虑比较符合常规设计。这道题题中没有做其它提示 ,就靠设计者经验了
rqma
积分
1332
帖子
797
#23
2009-6-16 13:03
木结构部分的勘误表
rqma
积分
1332
帖子
797
#24
2009-6-16 13:07
第五章 地基基础 部分的勘误表
1/3
rqma
积分
1332
帖子
797
#25
2009-6-16 13:09
2/3
rqma
积分
1332
帖子
797
#26
2009-6-16 13:11
3/3
第33题 改正图中的IL=0.88
dgqian
积分
20
帖子
21
#27
2009-6-17 15:31
版主,07年高层题,好像有一些错误,我手头上没带这本书,印象中,好像求轴压比限值的一道,我感觉应该选A 0.7, 请您再看一下
还有一个双肢剪力墙,求 墙肢2 剪力的, 给的是墙1的 标准值,最后求设计值,我觉得应该选 D,1300啊,可是解释中说不考虑乘以 抗震分项系数1.3,为什么不理解啊,是不是搞错了?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28
2009-6-17 20:10
dgqian wrote:
版主,07年高层题,好像有一些错误,我手头上没带这本书,印象中,好像求轴压比限值的一道,我感觉应该选A 0.7, 请您再看一下
还有一个双肢剪力墙,求 墙肢2 剪力的, 给的是墙1的 标准值,最后求设计值,我觉得应该选 D,1300啊,可是解释 ...
经查,轴压比限值那道为P302的题63。
解答过程,只是计算剪跨比时h0应为0.75m,结果剪跨比=1.93<2 。其他无误。
双肢剪力墙那道,为P305的题68,题干原文有误。应为:
……双肢剪力墙中的墙肢在同一方向……,墙肢2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fwd
积分
175
帖子
107
#29
2009-6-17 22:28
p25 第53题 应该按考虑恒荷载效应控制组合为准 :计算结果应该选A
p28 第57题 讨论一下结果 如果选了答案B 那样的话梁顶钢筋就会大于3140 ,就不满足规范要求 ,我认为选C更合适些
p28 第59题 题中似乎没有给出钢筋直径吧 按题中解答是18
fwd
修改于2009-06-17 22:34
george
积分
6695
帖子
3743
#30
2009-6-18 08:20
fwd wrote:
p25 第53题 应该按考虑恒荷载效应控制组合为准 :计算结果应该选A
p28 第57题 讨论一下结果 如果选了答案B 那样的话梁顶钢筋就会大于3140 ,就不满足规范要求 ,我认为选C更合适些
p28 第59题 题中似乎没有给出 ...
p25 第53题
若按照永久荷载控制,可得到F=1.35*73.75+1.4*0.7*57.5=155.9kN,小于按照可变荷载控制的169kN,可见,原解答无误。
p28 第57题
梁顶钢筋配置量最大为942/0.3=3140,按照此钢筋量计算出的负弯矩值绝对值最大。原解答无误。
p28 第59题
的确,题干中漏掉了钢筋直径,应为“……其受拉钢筋为4φ18,fy=……”,直径符号为HRB400的那种,这里敲不出来。
668
1/23
1
2
3
4
5
6
7
8
9
10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A. 专业栏区
> A1. 索膜
> A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 A3. 空间结构
> A4. 多高层钢结构
> A5. 厂房
> A6. 桥梁
> A7. 塔桅、容器、船舶及海洋钢结构
> A8. 幕墙
> A9.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
B. 专题栏区
> B1. 连接与节点
> B2. 防火与防腐防雷
> B3. 稳定与疲劳
> B4. 非线性与预应力
> B5. 试验、检测与鉴定
> B6. 改造与加固
> B7. 焊接
> B8. 工程抗风
> B9. 工程抗震
C. 综合栏区
> C1. 综合讨论
> C2. 钢结构入门
> C3. 概念与构造
> C4. 结构施工图审查
> C5. 事故分析
> C6. 海外通
> C7. 非常建筑
> C8. 基础理论
> C9. 注册考试
> C0. 考研与留学
D. 大结构
> D1. 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
> D2. 混凝土结构
> D3. 高层混凝土结构
> D4. 特种混凝土结构
> D5. 异形梁柱
> D6. 水工
> D7. 地下工程
> D8. 砌体结构
E. 专业资料、钢结构业界
> E2. 规范、图集、常用数据
> E4. 结构人物
> E5. 施工、监理与造价
> E6. 经济与管理
> E8. 供求信息
G. 软件
> G1. SAP2000
> 弹塑性分析
> G2. MIDAS
> G3. ANSYS
> G5. ABAQUS、DIANA、ADINA及IDARC
> G6. 3D3S
> G7. PKPM & YJK
> G8. AutoCad
> BIM
> G9. 详图设计
> G0. 其它结构软件
> Ga. 软件开发
X. 站务及其他
> X3. 站务专栏
沪ICP备020910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