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请问用staad怎样计算玻璃的变形!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3-12-18 23:27    顶部


老兄,告诉你吧,因为用美国规范计算,但是是采用中国的钢材,所以中国q235的强度要增大呀,在那里不是输入235,是输入310000kn/m2.
我上面是不是表达不清楚呀,还是我错了?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3-12-21 00:49    顶部


delta wrote:
支座按实际情况定义吧

这个回答是不是不太精确呀?delta,很想请教一下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3-12-22 08:24    QQ 顶部


xfx2003ok wrote:
老兄,告诉你吧,因为用美国规范计算,但是是采用中国的钢材,所以中国q235的强度要增大呀,在那里不是输入235,是输入310000kn/m2.
我上面是不是表达不清楚呀,还是我错了?

我想知道您上述论点的理论依据!为什么可以将钢材的屈服强度提高这么多?
此外,支座您可以定义在玻璃和固定构件接触的节点上,固接还是铰接还是释放由您来决定!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3-12-28 20:49    顶部


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我也不太了解,不过在sap2000里面同样也是这样做的,
听我们总工说这里是一个换算,具体的东西他也没多说,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呀,因为我想你在看应力比的时候就会知道用31000这个数是没错的呀!呵
我想你去研究一下,再解释给我听,好吗?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3-12-29 09:12    QQ 顶部


这里有没有人知道啊?写在这里吧,先谢过了!美国钢材A36的极限屈服强度fy是36ksi,那么相当于屈服强度为248.21mpa,而他的极限抗拉强度fu是60ksi,相当于413mpa,反正我没想出来为什么中国钢材反而要增加这么多。除非中国钢材强度的取得方式与美国不一样!
robot






积分 130
帖子 68
2003-12-29 15:52    顶部


xfx2003ok wrote:
老兄,告诉你吧,因为用美国规范计算,但是是采用中国的钢材,所以中国q235的强度要增大呀,在那里不是输入235,是输入310000kn/m2.
我上面是不是表达不清楚呀,还是我错了?

强度增大?老兄,似乎不可能吧---若按照你简单的几句话来考虑。
如果某梁最大应力算出来是300MPa,按照你的屈强输入(310MPa),岂不是合格了?
  
仔细考虑了一下,得到如下可能:
  
1,你用的钢材不会是Q345吧?:)
  
2,计算用的是美国规范(LRFD,肯定不是ASD),但其实还是在用中国规范验算。为什么?因为米国规范的荷载分项系数比我们大!於是你们总工利用美国规范的组合,通过人为地提高屈强值来达到用美国规范计算,用中国规范较核的目的:)
  
一点愚见:)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1-3 23:09    顶部


我还想问一下,怎样设计T型钢?因为我想在后处理中看到应力比!可以吗?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1-4 11:07    QQ 顶部


使用美国规范胶合t型截面吗?是可以的,跟I截面检验方法是一样的。
同意robot的意见,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使用中国荷载组合系数使得实际计算应力增大,为了通过ASD而加大钢材许用强度,呵呵……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1-4 19:45    顶部


我指的是怎样定义T型截面呀?是在tool里面的creat user table吗?还有什么地方有呢?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1-5 08:53    QQ 顶部


可以,也可以在“定义截面”按钮中使用T型截面定义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1-6 19:26    顶部


为什么我在section built 里面建立T后,不能把他导入到staad里面呢?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1-19 23:26    顶部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1-29 11:48    QQ 顶部


因为general截面没有具体的几何形状,只能计算出等效刚度,内力是正确地,而应力分布需要根据几何形状确定,所以在有许可的section wizard中可以计算出准确的应力分布,staad后处理中是不行的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2-25 02:10    顶部


根据新幕墙规范,用staad计算玻璃时,以前是用非线性分析,那么现在怎样用非线性分析计算玻璃呢?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2-25 16:32    QQ 顶部


那您以前怎么用非线性计算玻璃得呢?您恐怕需要仔细了解一下STAAD非线性分析得原理:
非线性分析方法一般用于几何大变形的问题。由于结构大位移导致荷载作用点产生很大的移动,因此二次附加荷载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由于空间几何位置的变化,还必须考虑几何刚度的修正。由于几何刚度的修正是基于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变形,而对于不同的荷载工况其几何刚度是不同的。因此,几何非线性分析将依赖于所选择的荷载工况。STAAD/CHINA非线性算法的步骤如下:
  
  
  
1)  首先计算外荷载作用下的基本结构位移。
  
2)  根据位移对构件或单元刚度矩阵中的刚度系数作出修正,然后将修正后的构件和单元刚度矩阵集成新的整体刚度矩阵。
  
3)  根据由位移引起的二阶效应,修正荷载向量。
  
4)  求解新的结构平衡方程,得到新的位移向量。
  
5)  根据新的位移重新计算构件或单元的内力和支座反力。
  
6)  STAAD/CHINA非线性分析模块允许用户多次重复上述步骤,重复的次数由用户视需要而定。但是增大重复次数将消耗更多的计算机资源和运行时间。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2-26 13:55    顶部


1.假如我要计算一块玻璃,面积是1800X2200,厚度是15的钢化玻璃,用250的爪,四点支撑,活荷是2KN/M2,垂直放置的,可以帮我算一下吗?是用非线性分析,谢谢.
我想看看里面的分析参数是怎样设置的呀!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3-7 21:23    顶部


我发现一个问题,请问定义cable时,里面的cable tension那个力应该取多少呀?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3-11 07:57    QQ 顶部


cable tension取预张力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3-11 17:15    顶部


delta wrote:
cable tension取预张力

这个预张力是指施工是施加给拉索的力吗?
我看说明说它是用来调节刚度的呀!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3-12 08:22    QQ 顶部


没错,就是用来计算初始刚度的。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3-12 08:35    顶部


你的意思就是说要是要给索施加预应力,就不能通过tension里面加,对吗?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3-12 09:04    顶部


你的意思就是说要是给索施加10kn的预应力,你不能在tension里面加10kn,对吗?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3-15 08:10    QQ 顶部


初始张紧的应力应该在tesion中定义,跟预应力没关系!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3-15 13:07    顶部


delta wrote:
初始张紧的应力应该在tesion中定义,跟预应力没关系!

要是我要进行现场施工,要给拉索施加预拉力,预拉力的数值是不是我们计算用的数值,(TENSION里面的值)?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我们现场要给拉索施加预拉力的数值是多少,从计算里如何可以求到?
谢谢!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3-16 08:32    QQ 顶部


进行现场施工,要给拉索施加预拉力,预拉力的数值我认为就是计算用的数值(TENSION里面的值)。
xfx2003ok






积分 117
帖子 127
2004-4-9 16:59    顶部


delta wrote:
进行现场施工,要给拉索施加预拉力,预拉力的数值我认为就是计算用的数值(TENSION里面的值)。

不过我现在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通过这个方法加预应力,计算结果的支座反力有点问题,会变小,而且小了很多
delta






积分 809
帖子 534
2004-4-12 08:20    QQ 顶部


你可以考虑使用 non-linear cable缆索分析,这样可以实现分步加载,计算结果更易让人接受。请你阅读技术参考手册关于非线形缆索分析部分。另外您说的结果偏小的情况还需要您仔细检查输入模型。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