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拱与膜的连接处理
hzjstl






积分 149
帖子 79
2003-12-5 18:57    顶部


国内做了几个大型的拱支承膜结构,膜张紧后与拱上表面紧密接触,
但膜和拱之间没有任何连接措施,不知大家对这种处理有何看法!
wkr1213






积分 27
帖子 21
2003-12-11 09:41    顶部


个人看法:找形的时候带拱一起找。就像边界是圆弧。
zyqzzz (点点)






积分 766
帖子 397
2003-12-11 11:04    QQ 顶部


可在找形过程中通过释放约束,作近似的切线处理(适用于拱杆间距不大的情况处理)。
pizzahut






积分 526
帖子 323
2003-12-12 08:20    顶部


zyqzzz:可在找形过程中通过释放约束,作近似的切线处理(适用于拱杆间距不大的情况处理)。   
  
请问zyqzzz释放约束是释放什么约束?在设计计算上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个人意见,拱的作用其实就是充当稳定索,主要承担风吸力,只是采用拱的话,已经变成了一种刚性结构。即使在采用脊索的时候,只要膜绷紧了,柔性脊索和膜之间都不一定需要连接,何况是刚性的位移很小的拱。当然,如果要把拱和膜一起找形,计算上还是有点困难,设计时估计要采用近似的方法。
hzjstl






积分 149
帖子 79
2003-12-12 11:22    顶部


楼上的回答不能令人信服,拱承担风吸力,而膜不与拱连接如何把荷载
传递上去
pizzahut






积分 526
帖子 323
2003-12-12 12:44    顶部


我的意思是膜与拱之间可以直接搭接,不需要贴片焊或者采用夹具等把他们固定。因为膜有预张力,可以很好地压在拱上面。我不知道楼顶帖子所说的没有任何连接措施是什么意思,真的不好意思了。
不过,这样可能吗?膜不搭在拱上,它怎么撑得起来,怎么会产生形状?
hhux






积分 2128
帖子 1226
2003-12-12 13:25    顶部


所谓拱支撑膜结构,拱是作为膜的支撑结构。
  
找形时,拱作为固定边界考虑; 荷载态分析时,拱上的中间点约束要放松。
如果形状合适,在风吸力作用下,膜面张力将减小,作用于支撑拱上的力也随之减小,但膜仍会紧贴在支撑拱上。如果出现膜与支撑拱分离的情况,建议增加预应力/修改形状。
  
需要注意是,膜面与支撑拱间的摩擦力,会增加安装时的张拉难度。工程应用中尚未发现有其他不足。
  
国内做了几个大型的拱支撑膜结构
可否贴几张图片?谢谢。
davidchen






积分 193
帖子 59
2003-12-13 06:44    顶部


a. Form Finding: Arch can be treated as rigid boundary.
b. Wind Loading: It is not a problem if fabric is lifted up by wind as long as stress is within allowable. How to model the interface between fabric and arch is depending on your software. Increasing prestress arbitraliy will make installation a real headache.
c. Snow Loading: How to model the interface is also depending on your software.
d. If you are not sure, have fabric rigidly clamped to the arch both in the computer model and the real structure. Remember, you should design what you model or vice versa.
bingo77






积分 59
帖子 51
2003-12-15 11:38    顶部


拱和膜的整体找形并不困难,但是在荷载分析时一定要将膜节点的约束释放。如果在荷载作用下拱和膜脱离,应当重新确定预应力水平,重新找形。
zyqzzz (点点)






积分 766
帖子 397
2003-12-17 09:25    QQ 顶部


davidchen wrote:
a. Form Finding: Arch can be treated as rigid boundary.
.

但是,如图...
我们通常在找形过程中通过释放节点约束,找到切点位置。
各位同人由其他办法吗?
vicqun






积分 5
帖子 4
2003-12-17 16:11    顶部


to hhux  
  "荷载态分析时,拱上的中间点约束要放松。“
  
z轴竖向的是不是应该还是要固定的?
在中间点约束全部放松后,用easy算了下,拱上的点上下参差不齐,
但是在一个easy官方的例子中好像说道是 free all,就是x,y,z都释放,
不知道如何才对?
yunfan






积分 73
帖子 71
2003-12-17 18:26    QQ 顶部


我的做法是:
1.先将拱设成膜的固定节点;
2.找完型后查找节点的力,将节点反力是拉力的节点释放;
3.再找形,重复步骤2,直到得到满意的形状;
如果程序能设计一个“只压单元”这个问题就能解决得更好;
hzjstl






积分 149
帖子 79
2003-12-17 19:11    顶部


    我在学校里从事膜结构方面的“研究”,现在从“理论过渡到实践”,近一段时间学习了非常多的案例,国内的,国外的。我当初贴这个帖子,是想知道目前这个行业的精细程度,没想到得到了大家如此积极响应。真的感觉,中国的膜结构项目水平太差了,很多膜结构做的惨不忍睹,或者有些根本不能叫膜结构。即使外国著名公司在中国做的项目,也很不理想。不知道,为什么,是欺负中国人无知吗,是因为在这个领域象DAVID CHEN这样有水平的同行太少了,还是“无知者无畏”。   
    PVDF 10年以上,PTFE  25年以上,在国内我看那是理想。这样下去,我想有的公司坚持不了多久了,第一桶金也赚的差不多了,有的项目也到了该倒了的时候,该RESHUFFLE了,膜结构该回归了。  
     
hhux






积分 2128
帖子 1226
2003-12-17 19:26    顶部


vicqun wrote:
z轴竖向的是不是应该还是要固定的?
在中间点约束全部放松后,用easy算了下,拱上的点上下参差不齐,...

正如 davidchen 先生所说: “you should design what you model or vice versa.”
  
上述讨论是基于一般模型,即标题 拱与膜的连接处理 的模拟。如果膜与拱之间没有连接措施,z轴方向同样是不应该固定的。 但是拱对膜的支撑及摩擦作用依然是实际存在的(如果膜面没有与拱分离的话)。
  
在easy软件中, 估计你是在没有用梁单元去模拟拱的情况下,就简单地 free all,就是x,y,z都释放,这就相当于取消了拱。 结构本身都已改变(to check this, you can run STATIK with LAST=EMPTY), 计算结果当然也就不对了。
  
  
vicqun






积分 5
帖子 4
2003-12-28 18:00    顶部


那么easy里面是不是还需要一个beam的模块才能实现这个膜和拱的节点释放处理的?如果没有这个模块的话,怎么来算出拱上点free all 和fix all两种情况下,膜的受力上的区别?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