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医学院大楼 | 
|   | 
| Strat后处理生成的同济大学医学院大楼三维实体图及局部放大图系列鉴赏:(点击放大) | 
  
  |  
  | 
|   | 
 
  |  
  | 
|   | 
|   | 
| 同济大学医学院大楼位于同济大学校园内,包括地下室计算结构层数14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该结构在2、3、4层中部开洞,形成两个跨度达21.6m的大跨转换梁,转换层以上仍存在9层结构。转换梁设计为预应力梁。 |  | 该工程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预应力部分由上海同吉预应力有限公司设计施工。 |  | 结构计算的复杂性在于:1、大跨度转换梁存在竖向振动的可能,需计算竖向振型,在构件设计时需考虑竖向地震作用;2、预应力在非预应力构件中产生内力,非预应力构件的验算需考虑预应力次生内力的影响。 |  
  |  |   | 计算前后采用了三套软件: |   | 1、 SATWE,弹性楼板模式,未考虑竖向振型,未计算竖向地震,不加预应力;  |   | 2、 SAP84,弹性楼板,计算竖向振型,未计算竖向地震,计算预应力; |   | 3、 Strat,弹性楼板,计算竖向振型,计算竖向地震,计算预应力。(地震反应谱计算时未包含竖向振型)。 |  |   |  | 1、计算振型的比较 |  SATWE、Strat计算振型周期的比较(不包含竖向振型)  |  
  | 
振型号  | 1  | 2  | 3  | 4  | 5  | 6  |  SATWE  | 1.3896  | 1.1084  | 0.8128  | 0.4393  | 0.3244  | 0.2383  |  Strat  | 1.2083  | 0.9621  | 0.7115  | 0.3874  | 0.3069  | 0.2153  |  特征  | X向  | Y向  | 扭转  | X向  | Y向  | 扭转  |  
  | 
 | 
SAP84、Strat计算振型周期的比较(包含竖向振型)  | 
振型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SAP84  | 1.077  | 0.9275  | 0.6725  | 0.3384  | 0.2974  | 0.251  | 0.2075  | 0.1991  | 0.1921  |  Strat  | 1.2091  | 0.9644  | 0.7136  | 0.3881  | 0.3088  | 0.248  | 0.2175  | 0.2046  | 0.1958  |  特征  | X向  | Y向  | 扭转  | X向  | Y向  | 大跨竖向  | 扭转  | 大跨竖向  | X向  |  
  | 
| 由振型周期比较表明,SATWE的计算结果偏柔,SAP84的计算结果偏刚,Strat的计算结果介于两者之间。 |  | 计算竖向振型时,SAP84、Strat竖向振型的位置、振型形态吻合。 |  Strat计算竖向振型时,振型周期值比不考虑竖向振动的同阶振型周期稍大,这符合结构振动理论。 
 |  
  | 
|   | 
| 2、地震反应谱顶端侧移(最大值) | 
 | SAP84  | Strat  | SATWE  |  X向地震(cm)  | 2.729  | 3.424  | 4.409  |  Y向地震(cm)  | 2.566  | 3.093  | 3.909  |  
  | 
|   | 
 
  | 
结构透视图  | 
 
  | 
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平面图  | 
|   | 
 
  | 
 | 
|   |  
  |  |  
  |   |  |   | 第6振型,大跨竖向振动   |  | 第8振型,大跨竖向扭转振动  |   |  
  | 
 
  | 
第12振型,次大跨竖向振动  | 
|   | 
 
  | 
预应力转换梁内力  |